常语说:
不进则退。说实话,我没看到这行业大的进步,倒是人人再谈论微博的不活跃。可是明显13年品牌和产品方再增大对社会化的精力和投入。没有不景气的市场,只有不会玩的人,仅仅怨天尤人只能一败再败,看清楚要什么是进入的第一要素。
务实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最难的一个事情,但也应该是这行业最基本的。从有这行业到今天没有一个公正的roikpi的评判标准,转发评论曝光数成为很多第三方衡量的标准。于是,不实的要求一出现,必不可免的就是虚假,到最后麻木了,大家都不知道真实的影响该是如何,剩余的自然就是怀疑
热衷谈论数字,到最后国际赛场上没人会对中国案例的数字发出惊叹的声音了。热衷不思考动不动就用系统说事,到现在也没看到一个真正大数据完成的社交案例。热衷模仿,创新早是昨日黄花瘦,但模仿必死这句话没人深刻体验到其中滋味。我们的各种热衷都是亲手为这个行业掘墓。。。
好的创意是击中受众而非讨好,所以我们才会出现为一个病毒视频做大规模推广的谬论。病毒本身是具有感染性的,你放出去到各个平台而后叫受众自发传播,而不是再用病毒制作几十倍的钱找大号强力推荐。看看变态学教授无铭做的那些视频gif图,就应该知道或者怎样用传播去感染一次流行感冒.
每一次新的创意都是和过去自己决裂的过程,可惜到今天我也无法做到。我们在行业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忙着总结,最后每天要发六到八条微博成为定则,却没有人仔细研究我们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听别人说。那些关于行业的书籍和讲座其实是谋杀创意的最大凶手,还有人乐此不疲
每个人都能成为十五分钟的英雄,确实没错。但对于商业品牌和产品希望自己一直是英雄,也没错。但我们过了全民学雷锋的年代,更没可能上演草原小姐妹,那么如果长久地成为英雄取决于你是否有一颗真诚透明面对受众的坚强的心。在这点上,我觉得绝大部分品牌和创意者还不具备。
这个环境下,我最钦佩的几个内容创造者或者说传递者,王左中右用文字抒发热点,fall_ark寻找国外有趣新闻翻译成大家能懂的文字,变态教授无铭用gif演绎广告。但回到企业传播层面,很少有账号能做到如此有创作风格并收放自如,原因何在?叫企业真正成为一个人太难,或许人格化就是错的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也是造就了社交网络持续存在的可能性,去年年初就有人叫唤大号已死,可到现在哪一场社交战役离得开这些大号?用大号做软性不如直接传递信息,同样的预算下,用十几种不同创意从不同媒介传递出去是要比依靠单一账号妄图获取几万转发要实在一些,大号不会死的.
我们是信息垃圾制造者还是信息提供者?善恶一瞬间,我前半辈子读过的名人格言都没有现在这个时代一个月看到的多,人民究竟.
有没有想法人民究竟再没在独立思考,我们是否该进入到别人的思考模式里去,我们该如何打打扰地做到传播?其实,每一次案例开始前我都再想如果我是他们我该如何不管怎么说,这一年里,肯花钱在这里传播的企业增加了不少。网游,汽车,it都是大手笔,随便一个明星搭配几个多粉丝的账号,一百万都不算多的,这不是坏事,至少除了新浪不少人都赚到钱了。但是,去掉那些明显的水分,这钱花费的确实不太上算,反正靠自黑获取转发的行为没啥意义。
先是一些导购网站如蘑菇街美丽说,而后是传统媒体如三联新周刊,一个通过低入门weiboapp一个大面积心灵鸡汤吸引众多粉丝;而后果壳穷游知乎等依靠扎实的内容降低注册成本,最后电视栏目好声音快男用微博完成线上线下发声。说媒体已死也是扯淡,至于娱乐明星的行为微博是最快的通道.
在当下谈论创意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但无知勇敢的人们太多所以他也就成了最简单的事情。创意者和生意者很难协调一致,你看因为创意而名列中国福布斯的能有几个。更多时候我们把创意当成了包装做为换取生意的手段,而社交网络的直接透明性直接就拆穿了这个把戏.
.